从四则成语看从政不良心态 -欧洲杯尊龙凯时

欧洲杯尊龙凯时

从四则成语看从政不良心态

[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  发布时间:2018-09-13 08:01   阅读量: 2567    ]

孔子有言,政者,正也。为政以正,正在心态。心态正,是严守底线的“防火墙”,是干事创业的“动力源”;心态不正,则是破纪违法的“导火索”,懒政怠政的“病原体”。何为不良政治心态?酌古御今,翻历史典故可画其形,撷文化精粹可知其害。综观《吕氏春秋》,其中所载四则成语典故与这几类心态一一对应,即刻舟求剑、众口熏天、掩耳盗铃、癣疥之疾,其危害不容小觑。

“刻舟求剑”心态,其害在“惑”。“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 刻舟求剑,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,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。表现在少数干部身上,就是“以前都是这么做的,现在这么做也没事”的心态。惯性是其表象,本质则是“惑”。“惑”使人故步自封。旧思维与新时代不同频,一些作风痼疾在当下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,例如“多干多错、少干少错”的怠政思想、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的懒政思想。“惑”使人越轨行事。某县原副县长因挪用扶贫资金接受调查时说:“我以前都是这么干的,怎么就错了呢?”如此坦然心态,正是“刻舟求剑”。何以解惑?“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。”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,必须清醒认清形势,用新思想武装头脑,才能摒弃“刻舟求剑”的惯性心态,扛起新时代奋斗者的政治担当。

“众口熏天”心态,其害在“愚”。众口熏天,指的是众口一词,导致某种氛围浓厚。正所谓“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”,从已经公布的诸多案例来看,一些干部违反纪律时言之凿凿称“大家都是这么做的”,其背后“法不责众”心态值得警惕。一旦恶的种子借风势播撒,政治生态就容易受到“愚从”之弊野蛮生长的危害。“愚”生霾,令方向迷失。当少数人把错误决策当成所谓“多数”,随大流时,就会产生“众愚政治”。某落马市委书记曾在多个会议上强调向自己“看齐”,有了这错误示范,该市部分单位一把手也依葫芦画瓢,大谈班子应向自己“看齐”。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,竟然成为他们鼓吹向个人效忠的手段,何其荒唐愚昧。“愚”生污,令生态破坏。存在“众口熏天”的小圈子、小团体往往会出现“倒下一个人,污染一大片”的情况。“众口熏天”带来的是“蠹众木折”。何以化愚?心怀大局,牢记宗旨,便不会被“众口熏天”毒害,不会被“奇谈怪论”误导,更不至于陷入“小圈子”而无法自拔,困于“小格局”而不能自持。

“掩耳盗铃”心态,其害在“妄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,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、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。”现实中,某些干部自认为高明,心存侥幸,以身试纪,其“掩耳盗铃”的心态背后是无视党纪国法的狂妄。其害在于使人妄自尊大。面对巡视组的约谈,某些干部态度恶劣,竟然拍桌子说狠话,出口伤人、对抗组织,妄图用“狠劲”掩盖问题。其害在于使人恣意妄为。法学博士出身的某法院原院长,处处钻营如何用法律知识来规避查处,在得知自己被组织调查后,仍大言不惭称自己“多年恪守廉洁底线”。他所谓的“底线”,不过是人前装“廉洁”,人后真贪腐。何以纠妄?必须坚定不移落实“两个维护”,真正学会敬畏百姓、敬畏法纪,少一些“掩耳盗铃”的丑态,多一些慎独慎微的自律。

“癣疥之疾”心态,其害在“盲”。“癣疥之疾”一词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小毛病。当下,某些部门或干部把管党治党不力当做“癣疥之疾”无视之,只重业务不抓党建,只重业绩不重廉政,搞选择性失明。有的对责任“盲”,有的单位网站数年不见更新党建活动信息,忽视党建可见一斑。有的对纪律“盲”,有人认为收受礼品不算违纪,把“我为你办事,你自愿赠与”看成无伤大雅的小毛病。这其中反映出的管党不力、律己不严,久而久之就可能堤溃蚁孔,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埋下隐患。何以治盲?根本的途径就是强化“四个意识”,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坚持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,才能有效防止“癣疥之疾”变成“心腹大患”。

分享
欧洲杯尊龙凯时的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网站地图